他是单位上起得最早的人了吧?当这个小城还深陷梦境无法自拔时,他已经端正坐在机要室,褪掉睡眠的枯皮,几十年如一日凝神贯注,处理着机要文件,守护着一方平安。
人们都说:他在高楼上种“花”。
他把忠诚用作了花田的泥土。1981年4月,他参与到机要工作中,从通信员、机要员到县委机要室主任、县保密办主任、县国家保密局局长,他的工作秘密且重要,三十多个寒来暑往,他用务实、进取书写了对党保密事业的绝对忠诚,用精益求精的风格和以身作则的作风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职业操守。多年来,他在工作上坚持高标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保密工作精神,严格执行党对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努力发扬着无私奉献、清贫无悔的工作热情。
他把勤勉用作了花田的肥料。他深知保密工作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的利益。为做好工作,他充分结合自身特点,利用文件、报纸、杂志、网络等多种渠道,努力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的学习,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砥砺共产主义信念。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干好每一件事、管好每一份文件、办好每一份电报,时刻牢记“工作要有耐心、做事要有细心、办文要有记心”的工作原则。八小时内多工作、八小时外多奉献已成为他的习惯。他将自己的青春、热情、责任、智慧和心血无怨无悔地奉献给党的事业,被领导和同事称之为默默耕耘的“老黄牛”。
他把严谨用作了花田的雨露。他严格贯彻“保密就是保发展、保稳定保和谐”的工作要求,针对全县保密工作形势,认真制定了每年的保密工作要点,对全县保密工作进行周密安排部署。高度重视保密监管体系建设工作,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着重抓好涉密人员、涉密载体、涉密设备等的管理,狠抓制度落实确保纸上写的墙上贴的各项规章制度一折不扣地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他善于抓住保密工作的关键,重视保密工作的软硬件建设,把握工作的全局性。
他把忘我用作了花田的阳光。在别人眼里,他既是一个工作狂,也是一个遇事总想着别人的人。1983年,安康发生了特大洪灾,联系区县的无线电信号中断,他连续工作五天五夜,自己发电报,确保了救灾信息的及时传递。他视机要室为自己的家,半夜收发机要文件,汛期昼夜工作,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保证了国家机要安全。他总说“这是工作的需要,领导和组织的信任”,于是,他在这个“清水衙门”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守住了清贫,耐住了寂寞,抵住了诱惑,默默耕耘,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桃李不言自成蹊,为有清香吐芳华。无数个深耕田亩的日子汇就成了片片花海。他先后被授予陕西省优秀机要干部、安康市无线电管理先进工作者、安康市优秀机要干部、镇坪首届药文化节先进个人、安康市机要工作先进工作者、陕西省保密工作先进个人、镇坪县首届镇坪好人、安康市优秀共产党员、第二届安康好人等荣誉称号。
荣耀满身,斯人依旧。退居二线后,他始终秉承退岗不褪色、余热再生辉的理念,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始终服从安排、履职尽责,在机关后勤事务管理、出纳、工会等岗位上勇挑重担,圆满完成了办公室交办的各项任务,他还承担着办公室档案文书管理归档工作,既做到亲力亲为,又手把手教授年轻干部,解决了后续接手人员的培养问题,档案文书管理工作连续13年获得全县优秀等次。
选择是一时的人生,但人生是永恒的选择。三十多年前,他选择在高楼上做一名机要保密的种“花”人,殷殷夯土,切切守护;三十多年后,他还是从前那个青年,信仰如铁,初心不改。小苑望春不见春,蓦然回眸春已现。他的花海,开得绚烂,开得热闹,开得不为人知又无人不知。
花海的名字,叫平安。
种花人的名字,叫彭隆锦。